红色家风讲堂|萧凯源:家风的传承,讲述父亲萧思明将军的家风故事
红色家风
家庭,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。依家规、家训、家教形成的美好家风,惠泽于每个家庭成员,成为其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,是家庭和睦幸福的推动力,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。“家是小的国,国是最大的家”。
红色家风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,是中华民族和全社会的精神财富。为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发展,传承优良家风,由北京市妇联主办,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承办北京市家风文化研究与展示实践活动——“红色家风讲堂”持续举办,邀请红军后代开展专题讲座,追忆红军前辈的人生坐标和峥嵘岁月,讲述他们感人的英雄事迹和家风故事。
6月17日,萧思明将军之子,原河北省衡水军分区司令员,现红军后代授课团成员萧凯源老师,来到世纪坛“红色家风讲堂”,为广大观众朋友带来了《家风的传承——讲述父亲萧思明将军的家风故事》的精彩讲座。
萧凯源讲述父亲萧思明身为解放军高级将领,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,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,并言传身教,严格教育子女,树立良好的家风,子女铭记父辈教诲,传承革命精神的故事。
父亲晚年写给子女的信,体现了老一辈对后代(以至第三代)的严格要求和殷殷希望。
这封信让萧凯源十分感慨,这是父亲教育子女的一贯思想,并回忆起他的一些往事。
点击进入“信仰·薪传——红色家书专题展”回顾,了解更多关于萧凯源家书里的故事
萧思明
萧思明,江西永新县人,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,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。土地革命时期,任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一团参谋、参谋长,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。抗战时期,任晋察冀三分区参谋长、团长。解放战争时期,任冀察军区参谋长、北岳军区和察哈尔军区副司令员等职。全国解放后,任山西军区代司令员,新疆、武汉军区政委等职。1955年被授于少将军衔。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。
1
军民鱼水情
父亲是军队的高级将领,但他从不以权谋私,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,心中想着群众,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,是父亲践行一生的准则。
1936年2月,时任红一师司令部参谋的父亲,随部队准备东渡黄河,住在黄河边的一户陕北老乡家。房东大娘看到父亲单薄的穿着,拿出自己都舍不得用的羊绒,为这位素不相识的红军战士连夜赶制御寒冬衣,给父亲留下了一段感动一生的记忆。第二年,父亲去抗大学习前,专门请假去看望了那位可敬的房东大娘。这件事也说明,正是因为红军以实际行动,向人民证明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队伍,老百姓也真心实意地拥护红军。
1942年,父亲任驻雁北地区六团团长。父亲指挥部队多次组织对日军的反“扫荡”,在打击敌人、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,六团做出了重要贡献,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,深得雁北人民的支持和爱戴。灵丘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:“…萧思明团长在战斗间隙,和战士们一起帮助驻地民兵搞训练,提高战斗能力,帮助群众搞生产,打水扫院,与灵丘人民结下了深厚情谊。在60多年后的今天,灵丘人民仍念念不忘萧团长和老6团。”
2
艰苦长征路
1935年7月,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一团进入草地,开始了长征中最艰难困苦的一段历程。当时父亲在团里当侦察参谋,团长是杨得志。
茫茫大草原人迹罕至,自然环境十分恶劣。红军战士因冻饿交加体质虚弱,许多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。一天拂晓,父亲和杨团长接到报告后,迅速来到一处稍高的地形上,看到一些战士两人一组,背靠背的坐在地上,怀里抱着枪,熟睡了一样,都已经牺牲了。这些战士除饥寒交迫、身体虚弱外,很可能是吸入了过多的草地中的毒气(瘴气)。大家掩埋了牺牲的战友后,发现在草地上竟找不到一块石头能做碑用,想到他们从枪林弹雨中突围出来,牺牲在这荒无人烟的草地里,连名字也无法留下,心里都不是滋味。杨团长想出个主意,让把这些牺牲战士的拐棍找来,在上面刻上他们的名字,立在墓前,使每位烈士有了一个“拐棍碑”。其实大家知道,这些简单的木棍是不会在茫茫草原上存在多久的,但这些牺牲了的战友却永远留在活着的红军官兵心中。杨团长带领大家向战友们告别,致以庄严的敬礼。
这也让我进一步理解了父亲晚年时,在家里反复观看电视剧“长征”的光盘,为什么眼里总是饱含泪水。这些开创新中国的功臣,已渐渐远去在历史的深处,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。
萧凯源和女儿在红军长征纪念碑前敬礼
3
家风好传承
父亲身体力行,率先垂范,以实际行动为家人做出榜样。父亲是军队的高级干部,我们的家庭条件是比较好的。但在我的印象里,家里从来没有“娇生惯养”这个词,父母亲对我们从小就严格要求,培养我们艰苦奋斗、自强自立的精神。
全家照
我的哥哥是文革前入学的地方大学生,1969年入伍。按当时的政策,他到部队后应该直接就是干部。但父亲却对哥哥所在部队施加影响,要他从战士当起,拿义务兵的津贴,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,磨练自己。哥哥认真践行父亲的要求,思想作风进步很快。提干后,成为连队的优秀指导员。以后哥哥转业到地方,又是单位优秀的党务工作者。
我的弟弟在部队时,连职干部当了十年,以后在副师岗位上又干了十年。期间,父亲没有为他的晋升讲过任何话。弟弟按父亲“以后的路要自己闯”的要求,凭自身的努力取得优异成就,现在是我军专家型的科技人材,其专业领域的带头人。
我本人于1968年3月入伍,当年8月就入了党,第二年就提升为班长、排长,在部队多次受奖,立过一次二等功、两次三等功,受到部队领导和群众的认可。部队的领导见到我父亲时说:“你的孩子表现很优秀,大家都说他不像干部子弟。”父亲纠正他们的说法:“你们说的不对,应该说这才像干部子弟,干部子弟就应该是这个样。”
萧凯源去年荣获“光荣在党五十年”奖章
4
魂系战友情
父亲生前专门召开家庭会,谈他去世后的安排。父亲说:自己一生征战,目睹了无数战友的牺牲,自己是个幸存者。如今,党和人民给予自己很高的荣誉和待遇,但不能忘记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。
他提出要将自己放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,与那些牺牲了的战友们在一起。他提出平西、冀东和阜平三个地区供我们选择:在这里,有父亲率部战胜日寇的足迹,有长眠着和他从革命征途一路走来的战友。不忘老战友,是父亲永远的惦念和情怀。最终,我们将父亲(包括母亲)安放在平西抗日战争烈士陵园。
1930年,15岁的父亲从永新家乡走出,踏上革命道路;2007年,92岁的父亲走完77年的革命征程,与战友们一起,长眠在平西的这片热土上。
如今,我们也进入人生的暮年,但铭记父辈教诲,传承革命精神,是我们不懈的追求!用父亲晚年抄录给我们的陈毅元帅的诗词作为结束:“靠人民支援永不忘,他是重生亲父母,我是斗争好儿郎,革命强中强。”
萧思明晚年写给子女们的一首诗
萧老师的精彩分享,为我们展现了父爱如山,包容厚重,又如涓涓溪流,润物无声。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,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,父亲都保持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、严于律己、廉洁齐家、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,并把这一好家风言传身教给了子女后代。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讲座,让更多的观众和家庭从红色家风故事中获得启迪,为努力前行奋斗新征程凝聚精神力量。
“家风伴成长,共同向未来”,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将继续开展家风文化研究与展示实践,开启线上家风馆建设,进行“书写我家的家训”的征集展示,后续还将推出主题展览、体验活动、研究论坛、文化产品等一系列的家风文化内容,欢迎大家持续关注。
点击链接参与“书写我家的家训”征集展示活动
扫描二维码,进入本次直播回放
往期精选